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首段“海绵人行道”现身中环锦华桥至锦华路 “吃水”路面30秒除积水
2016-03-15 10:36:36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成都今年投入78亿元建海绵城市

曹家巷改造将建海绵示范单元

记者了解到,这条700米的“海绵人行道示范段”,将在3月底服务市民生活。而在今年,成都将开展336公里海绵型道路交通道路建设,整个城市将像海绵一样,越来越有弹性,对水的利用收放自如。

“‘海绵人行道示范段’,可以让市民直观的体会到‘大雨不积水、下雨不湿脚’的效果,不仅仅是下雨天更方便通行了,不用担心鞋被弄脏,更重要的是当整个城市都被赋予了‘海绵基因’后,将从整个水生态修复的角度,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境。”成都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示范段建成后,下一步将大规模在全市有条件的路段进行推广。

这位负责人表示,海绵城市的关键就是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记者从成都市建委了解到,今年,成都市将建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全年计划完成投资78亿元;全面开展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海绵型城市水生态、海绵型小区、海绵型绿地系统和海绵型交通道路“五大工程”建设,做好336公里海绵型道路交通道路建设;加快推进环城综合型海绵体建设,建成成华区圣灯公园等一批海绵型公园绿地,在耿家巷、曹家巷、新成华大道铁塔厂等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建成一批海绵城市示范单元。

“吃水”人行道

第一层:大小不一的碎石

第二层:渗水土工布,用于过滤水中杂质。

第三层:20多厘米的透水混凝土

第四层:级配碎石层

第五层:防渗土工布足足五层“海绵体”,实现比普通人行道增加20%—30%的储水能力。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赖芳杰 吕甲 庞琪
点击阅读更多【海绵城市】新闻
成都市建委:海绵城市将纳入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
成都市将打造绿色、灰色和蓝色三色海绵系统
成都高新区完成“海绵城市”规划全力打造低碳新区
成都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已启动60个示范项目 完成投资100亿元
成都活水公园海绵城市建设研讨会举行达成海绵城市成都共识
成都再添一高标准环状道路 42公里中环将成为“会呼吸的道路”
成都再添一高标准环状道路 42公里中环将成为“会呼吸的道路”
成都市建委:减少城市硬覆盖 新修的路新修的公园都要是“海绵体”
成都第一条海绵道路 锦华路至锦江示范段完工能够喝掉75%的雨水
成都第一条海绵道路 锦华路至锦江示范段完工能够喝掉75%的雨水
[下篇文章]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报名开始
[上篇文章] 中介搞错广福桥宝润苑房源租错房 成都女子2个月没回家 门锁被换住进陌生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