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四圣祠西街老住户封女士:谢无量当年就住我们院坝 是36号不是44号!
2016-07-09 16:04:1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记者进一步考证发现,这张图片来自青年书法家李林所著的《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此书被誉为“目前国内第一部最权威的谢无量书法研究方面的著作”。

现实中谢无量与马一浮常有书信来往。有研究文章称:“两人曾一直诗书往复不断……(马一浮)诗成后多数均写寄谢。每旬均有两人的往复信件。”

相关部门

赶赴现场

市房管局:

紧急派人调查 暂停挂牌工作

昨日,成都市房管局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得知有了最新线索后,紧急派出市区两级工作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调查。其中,专家正是全程参与四圣祠西街44号谢无量旧居认证工作的谭楷先生,他曾任科幻世界杂志社总编。

小院原是“优秀近现代建筑”

在封女士的带领下,大家实地察看了现场。36号院原来与44号院“一步之遥”,中间仅隔着一座40号院。36号院由一道大门进入,眼前呈现一条2米多宽、10多米长的小巷,小巷两侧有6座各自独立的小院。

昨日记者拍摄的四圣祠西街36号院附3号现状

小院建筑都由青砖黑瓦建成,看上去古朴典雅。值得一提的是,小巷墙壁悬上一块牌匾,显示这片群落为“成都市优秀近现代建筑”,由成都市人民政府2009年所公布。

附3号就在巷口尽头,不巧主人不在,无法进入。她将大家引到一墙之隔的附4号,“这两个小院长得一模一样。”从现场来看,院内格局精巧,约有五六个房间。比较醒目的是房屋层高突出,窗户复古高大,窗顶呈线条优美的弧线状。谭楷爬上楼梯看了一下附3号,发现两者格局果然相似。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辜波 王效 郭广宇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历史文化】新闻
成都首本历史文化故事学生读物《我的成都》发布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皇城的王气随风而逝 成都恢复名都风貌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姚锡伦:君平街44号车行
“蜀郡”“成都”铁锸 成都铁器外销的证明
[下篇文章] 2016年成都中心城区中考第一批录取结束 今晚可查结果
[上篇文章] 191岁 成都天府新区二江寺古桥封闭作为文化地标进行保护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