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从九眼桥到三瓦窑的城乡间公路 一条土路曲曲弯弯
2016-08-29 17:06:12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在成都工院南面有一个奶牛场,奶牛场对面就是望江楼小学,很多学生是川大教工家属,后来望江楼小学干脆成了川大附小。小学不远是郭家桥,如果九三公路似一条弦,府河就像一张弯弓,从九眼桥包着望江楼公园和川大绕了180度又在郭家桥会到了路边。从此,路与河时分时合,相伴向下,路右(西)侧有个幺店子和一座旧砖窑,据称就是头瓦窑。此外就是大片农田一直延伸到城南的华西后坝、红牌楼,竹林、农家院点缀其间,天气晴好时甚至可以看到太平寺机场上空升起供训练跳伞的飞艇,如同一颗大炸弹横卧半空,蚊子般大小的跳伞员从艇下方一个个坠落。

高攀桥下 桂溪流淌

过了郭家桥两三里路,左侧是高墙包围的军工单位,当时称为白药厂。后来在“文革”期间看到他们刷的大标语,落名为353信箱。白药厂夹在九三公路与府河之间,门口警卫森严,门旁还有个碉堡似的建筑,高墙上有守望的岗哨。白药厂位于九眼桥到三瓦窑之间,大门外的路边有个幺店子,卖糖烟茶水。店门前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小空处,旁有树木,周边有几根木条拼成的板凳,行人常在此歇脚。

白药厂高墙外的九三公路边上,曾经立过一块“成都市—华阳县界牌”。沿着白药厂的神秘高墙前行一两里就是高攀桥。高攀桥下,桂溪静静流淌,有十多米宽,水量很大。由桥溯溪而上几百米,曾经有桂溪寺,后来冷落了。抗战期间寺院曾作为“成都县中”躲避日寇轰炸的疏散地。40年代末,一些川大师范学院毕业的进步青年教师在这里建立桂溪中学,后来,桂溪中学并入位于原“川大新生院”的川大附中。

桂溪在高攀桥以下越来越宽,两岸长着许多芦苇,每到秋天,芦苇花十分好看,周边儿童时常去摘芦花杆(成都话称芭茅杆)玩。芭茅杆是做玩具“箭杆”的最好材料,截成短节的芭茅杆穿在钓竿的渔线上,就是很好的浮标。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人法自然
点击阅读更多【老成都历史文化】新闻
王一蘅:成都城隍庙里笑语欢声
王一蘅:成都城隍庙里笑语欢声
从九眼桥到三瓦窑的城乡间公路 一条土路曲曲弯弯
从九眼桥到三瓦窑的城乡间公路 一条土路曲曲弯弯
大型情景档案展览《成都故事》从这里走进老成都 看以前的邮局 听从前的儿歌
大型情景档案展览《成都故事》从这里走进老成都 看以前的邮局 听从前的儿歌
[下篇文章] 双流区:以“五个自主”实现“五个转变”
[上篇文章] 成华区《问责条例》吹廉风 创新学习全覆盖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