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王一蘅:成都城隍庙里笑语欢声
2016-10-17 14:36:39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孙老师高大、富态,短发花白蓬松,用小钢夹子别在耳后,夏天穿浅色短袖,春秋冬穿褐色或灰色的中式对襟服。回想起来,她应该是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因学校挽留而继续工作的。她说话不慌不忙,讲课循循善诱,作文尤其讲得好。她和学生走得很近,我们也去过好多次她在昭忠祠街的家,印象中她慈祥和蔼也精明,她身上那种从容和松弛到现在都属少有。她几个经典的形象是:拿起教鞭佯装发怒;带一丝嘲讽的微笑,如看穿一切世情;眯缝着眼,抽烟,抖烟灰。

居民院里故事多

同学们都住得不远,一位姓杨的同学就住在城隍庙街,在学校斜对面的一个居民院里。她说,有一次听到学校的铃声响才从家里跑都没有迟到。我们放学后去得最多的就是她家,先做作业,然后玩一阵再各自回家。她家院子不直接临街,要经过一个通道再往左拐,而通道里面还连接着其他的院子,说不定以前都是属于一个大家族的。进入院门后,还要经过一个空间,再进一道门,如一个玄关,里面那道门和木板墙上方是透空窗,但老旧了。院子不大,紧挨着住了三家人。杨同学家大概30平方米,开间不大,进深比较长,屋里全靠瓦房顶上的两片亮瓦采光。墙上的镜框里放着几张家人的照片,黑白照上色,脸和嘴唇染了浅浅的红。屋中还有个阁楼,用梯子爬上去,上面安了个床铺。屋外檐廊很宽,炉具都放在靠墙的地方,我们做作业也在檐下。院里天井有个钢管井,他们用它打水洗菜、洗衣服,我们也喜欢去压钢管井玩,水温冬暖夏凉,接在盆里有时会有细沙沉淀。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一蘅 崔兵
点击阅读更多【老成都历史文化】新闻
王一蘅:成都城隍庙里笑语欢声
王一蘅:成都城隍庙里笑语欢声
从九眼桥到三瓦窑的城乡间公路 一条土路曲曲弯弯
从九眼桥到三瓦窑的城乡间公路 一条土路曲曲弯弯
大型情景档案展览《成都故事》从这里走进老成都 看以前的邮局 听从前的儿歌
大型情景档案展览《成都故事》从这里走进老成都 看以前的邮局 听从前的儿歌
[下篇文章] “双11”电商大促号角吹响 京东温情广告霸屏成都 配送服务成杀手锏之一
[上篇文章] 2016年是龙泉驿区的“家风年”看龙泉驿区家风故事②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