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身处盆地的四川时而遭遇浓雾袭击。今年12月以来,仅成都就有三次大雾天气,双流国际机场两条跑道也因此关闭,造成近万市民出行受阻。过去航班晚点、延误或被取消,为安抚旅客情绪,航空公司的惯用做法是为其食宿埋单,若延误时间过长还会进行一定补偿。
然而,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将改变这一惯例。
2016年11月12日,成都双流机场大雾,百余航班延误。
新规明确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
12月1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了多家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方均表示,公司暂未收到如何操作的具体通知,但应该会遵循规定来执行。他们也坦承,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会从为旅客服务方面来考虑。
[新规]
2017年1月1日起
非航空公司航司原因航班延误 食宿需旅客自费
数据显示,整个2015年,全国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4.3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7270.66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1.1%和14.8%。从2005年起,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已排名世界第二。然而,航班延误始终是困扰民航的一大问题。
为了明确了航班正常保障、航班延误处置、旅客投诉管理等机制,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下简称《规定》),这是国内首部规范航班正常工作的规章,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规定》刚出台,就在网络上激起水花。它称,若是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