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2017-07-16 17:09:53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不可思议的镜匣子

更多的事情就让人倍感稀奇了。

最早让成都人领略照相术的,是光绪年间的吴焯夫。吴焯夫与平安桥天主堂司铎杜融(法国人)过往甚密,经过杜融的介绍,在上海学得照相、石印技术,于是带回照相机和手摇小石机,于光绪九年(1883年)在桂王桥开办了一楼一底的“涤雪斋”照相馆。后来在华兴街又有了“有容”照相馆,是广东人梁笑山办的。上世纪初,梁笑山买了一部八寸木制三脚架相机,用背篼背着来到成都。到了后来成都照相馆竟不下数十家。照相术让人弄不明白,何以一具镜匣子,能把不同影子,连一缕头发之细都逼真地照下来?所以老成都就有了一种说法,照相是把人的元神摄到纸上,照相之后,不死也要害场大病。可毕竟还是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照相之后既没有死又没害病,看客们遂胆大起来。那时的照片是黑白的,初尝照相甜头的人却已不满足了,还要在照片上着色。着色最佳的就是吴焯夫的照相楼。起初接受照相术的成都人,“镜头感”较差是自然的,于是就留下了表情呆滞、略嫌造作的老照片。对于今人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

街上不准喂猪

数度东渡日本的周孝怀出任四川巡警道和劝业道后,力主新政,成都风气为之一变,成都人见到了更多的“洋派”。《成都通览》记载的警察之“善政”,有“街道无渣滓无死鼠死猫,街边尿缸一律填平,各街茅房(即厕所)改良尽善,病猪肉不准入城,旅栈添窗通空气,认真大修理阴沟,井边不准淘米洗衣,染房臭水不准乱倾,街上不准喂猪”等。巡警道之所为颇像一个市政府,在成都建立了一些新秩序,这对于大乡场似的老成都来说,规矩未免过多。但过后人们却感受到规矩的好处。更重要的是,新的规矩是更接近都市文明的。及至周孝怀出任劝业道后,成都人更是眼界大开:在城市里原来是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

周孝怀最著名的业绩是令成都人津津乐道的“娼”“场”“唱”“厂”。“娼”,治理娼家,对妓女实行分类管理;“场”,兴建成都近代第一个商业中心商业场;“厂”,倡办乞丐厂、纱厂、造纸厂等实业;“唱”,改良戏曲和兴建戏园。成都由此开始,有了一点近代城市化的意味了。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泽华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历史文化】新闻
成都首本历史文化故事学生读物《我的成都》发布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皇城的王气随风而逝 成都恢复名都风貌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姚锡伦:君平街44号车行
“蜀郡”“成都”铁锸 成都铁器外销的证明
[下篇文章] 环城生态区蜀绣绿道已建成16.2公里 郫都区又添“城市门户名片”
[上篇文章] 成都地铁多举措加强扬尘防治打造绿色工地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