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几个月前。今年初,紧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深入推进,一个命题,摆在决策者们的案头:如何更密切地服务群众、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数十天时间里,探讨的声音,在碰撞中形成共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推进路径中最易“接地气”的突破口。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破题,成都高新区启动“市民文化艺术节暨艺能提升工程”,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布局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的“一盘棋”。
“做了多年精神文明和群众文化工作,参与了很多群众文化活动,最让我们感触的,是群众文化活动办出热闹容易,但要形成内生动力,却非易事。”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很多时候,通过外部“借力”,政府购买服务,邀请专业文化队伍进入社区等方式,固然能为群众服务,但问题接踵而来,曲终人散之后,文化“基因”并没有得到有效沉淀,公共文化投入又陷入“归零”的窘状。
这样的“归零”现象,是当下社会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较容易遭遇的短板。而此次高新区“市民文化艺术节暨艺能提升工程”不回避问题,直面“症结”,通过顶层设计破冰的“深水区”改革,推进社会治理的深度与服务群众的广度。
今年初,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化运作”模式,成都高新区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成都高新区爱有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全面参与“市民文化艺术节暨艺能提升工程”的策划、组织、执行。通过“一条线”的穿针引线,最大限度让文化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打造群众满意的文化活动区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