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倾注“文化”到关注“人”的转变,促进邻里和谐,这样的片段,在高新市民文化艺术节推进的120余天里,不胜枚举。
从八月盛夏到岁末年初,高新市民文化艺术节推进之中,“公益”随伴而行。“大病困难家庭帮扶”这一公益理念,由始至终地呈递,成为引导成都高新区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载体。
文化之中传递关爱。成都高新区首届市民文化节的每场活动,都贯穿了群众自发参与的义卖、募捐爱心环节。据统计,在前六场分艺术节之中,共募集到帮扶资金18374.1元,眼下,这些善款全部存入“义基金”下的“高新区大病困难家庭帮扶基金”,专款专用,已帮助辖区3户困难人群家庭一解“燃眉之急”。
跨界,不仅仅是文化与公益。
高新市民文化艺术节,首次尝试打破公共文化体系构建的街道固化“藩篱”,通过文化资源向需求流动的诉求,设立六个不同类别的专委会,每个专委会成员都来自高新区6个不同街道,每场分艺术节从策划到内容,都“串联”各街道的文化精品,打破既往“特色不出街道”的固化之墙,在一个平台下,首次实现文化资源要素的跨界全域“汇流”与“通流”……
这样的“破墙”之举,不止于力促辖区街道之间的文化“通流”。在社会治理“一盘棋”的理念之下,高新市民文化艺术节正在成为力促社区、园区、企业等各方联动的平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