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创作而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涉创作,杨冕就一直广受关注,享有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不容忽视;就个性而言,人们对他的评价则总在“高调”和“低调”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他张扬敢言,交游广阔,穿考究的服装,住精致的房子,与时尚圈过往甚密,又教养极佳,洒脱而不逾矩,超然而不孤僻。
一个周末,我们拜访了杨冕在三圣乡“新蓝顶”的工作室。这座“品”字结构的白色建筑是杨冕亲自设计装修而成,占地三亩,面朝800亩荷塘,整体风格简约清丽,又处处透着一丝不苟的精致。
一路随着猫王雕塑,途经卫生间、客厅和书房,下台阶进入宽阔的工作空间,落地窗边早已备好了茶。
对话
我心里有一个质量认证系统
生活逼出来的能力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生活是公认的精致讲究,和很多艺术家不大一样。
杨冕(以下简称杨):因为我身边有一堆讲究的人,和他们打交道,自己必须也要讲究,而我又善于学习。
记:这种教养是怎么来的呢?家教?还是自己修炼?
杨:可能和基因有关吧。我父亲一九四几年考进了川大化学系,后来觉得化学不能救国,又退学重考了物理系。毕业后进入城市教育系统,因为被打成“右派”,很晚才结婚,42岁才有我,我是同龄人的上一辈。我背的第一首诗是《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如果是个二十几岁的爹,教的一定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他擅长画画,从小教我画水彩,还写一手漂亮的板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