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风流东华门 自古是成都核心区
龙骨水车降温消暑
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水利卷》和《机械卷》中指出:古代水车是转轮提水机械的统称,按动力分有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因为动力装置不同而有不同形制。用人力或畜力的水车称龙骨水车,利用水流冲动来提水的水车称筒车。东汉及三国时均有水车发明的记载,但那是龙骨水车,唐代始发明筒车,此后开始推广应用。
那么,在水文化十分发达的成都,水车是怎么使用的?我在花蕊夫人宫词里,发现了一些记载。
花蕊宫词第三十四首:
水车踏水上宫城,寝殿檐头滴滴鸣。
助得圣人高枕兴,夜凉长作远滩声。
由此诗可以肯定,后蜀时期成都已有类似于高筒车的翻水之车。据《全唐文》记载:刘禹锡的《汲机记》、陈廷章的《水轮赋》,就已经描写了在水岸边供人家汲水用的水车,以及灌溉稻田的水车。花蕊夫人写道,踏水翻上宫墙,就是使用人工脚踏龙骨车提水,然后用来喷洒房屋屋顶,作为一种人工降水,以达到夏日降温的妙用。由此可见,摩诃池作为一个皇家园林休闲之地,无论其软件与硬件建设,不说是独步天下,起码也是独出枢机,目前没有发现比摩诃池龙骨水车用于降温的更早的历史记载,无疑体现了蜀人的生活智慧。当然了,这样的防暑降温设备不是寻常人家用得起的,使用者是蜀王孟昶以及侍寝的女眷。 青青
[相关:东华门]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成都日报] [编辑:成都热线
]

- 上篇文章:罗家宽:走出夔门,回望巴蜀 画到妙处静气生
- 下篇文章:金堂县土桥镇朝阳社区 孝善文化催生文明乡风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