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风流东华门 自古是成都核心区
明清
明朝蜀王填平大半摩诃池,修建蜀王府,清代又被改建为贡院。
从蜀王府到贡院
蜀都,历来商贾云集,是繁华瑰丽之城。成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城市景观,当属摩诃池。然而,宋末,蒙古大军席卷中原,宋元之间在四川盆地的争战连绵50年,蒙古军三次攻入成都。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摩诃池也难逃厄运。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为遏制地方权力,遂将其子分封全国。第十一子朱椿被封蜀王,驻成都。于是,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蜀王朱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于后蜀宫殿旧址修建蜀王府。
蜀王府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周长2500多米,面积38公顷,其建筑可与北京紫禁城媲美,整幢建筑坐北朝南,处处殿阁楼台金碧辉煌。中轴线上的建筑主要有承运门、承运殿、端礼殿、昭明殿等。蜀王府一改过去历代成都城主轴偏心的布局,首次确立正南北的中轴线,从而形成类似北京紫禁城的沿南北中轴线东西相对称的庞大建筑群。
据载,蜀王府正门有乐亭、表柱、三桥、石狮等皇家建筑,庄严肃穆。蜀王府的心脏承运殿为蜀王理政之处。参照紫禁城的“前朝后寝”布局,承运殿后就是蜀王居住之处。此间建筑精巧,园林精致,鸟语花香,遂成成都八大景之一“菊井秋香”。
明末,张献忠率起义军破成都,蜀王嫡裔朱至澍率嫔妃自尽于宫中八角井内,张遂以王府为承天殿,建政“大西”。年余,他于兵败出逃前夕,将宫掖殿阙悉数拆毁,唯正殿两根盘龙石柱推不倒,砸不断,众人正在犯难,张献忠遂令以绫罗缠裹数十层,浇以油脂,举火三日,方才烧断。
[相关:东华门]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成都日报] [编辑:成都热线
]

- 上篇文章:罗家宽:走出夔门,回望巴蜀 画到妙处静气生
- 下篇文章:金堂县土桥镇朝阳社区 孝善文化催生文明乡风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