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红星路一段历史 文人荟萃 报馆麇集
2015-11-21 21:17:59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当时叶圣陶先生任成都开明书局编务,四川省教育科技馆盛情邀请他担任研究员。对教育一往情深的圣陶先生,乐于接受邀请,并兼任省华中的语文教学。他深厚的学问根基,他的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940年11月25日一早,叶圣陶来到华阳中学,向全体学生作了题为《学习国文之方法》的演讲。他开门见山指出:“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叶先生特别谈到了要广泛涉猎课外书:“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虽然抗战时期,书不容易买到,买得到的价钱也贵,但是只要你存心要读,究竟还不至于无书可读。学校图书室中不是多少有一些书吗?图书馆固然不是各地都有,可是民众教育馆不是普遍设立了吗?藏书的人(所藏当然有多有少)不是随处都可以遇见吗?各就自己所好,各就各科学习上的需要,各就解决某项问题的需要,从这些处所借书来读,这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叶先生具体指出,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

这次演讲,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热爱文学的热情。一本本白话文的文学名著与期刊,在学校里飞速传阅。这次演讲内容,后来发表在成都出版的《国文杂志》第一期(1942年1月1日)上,足见叶圣陶先生对此文的重视。演讲之后的当天晚上,叶圣陶搬来竹椅,坐在学生中,饶有兴趣地和师生一道共赏了《淞沪前线》等三部影片。

本文共8页 12345678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历史】新闻
听清末民初成都“五老七贤”故事 感念传承先贤精神
百年前的老成都人怎样照明和取暖?油灯照明 柴炭暖身
老成都历史:红星路三段 禅茶远播 商号云集
成都故事会从《史记》看成都 品味巴蜀风土人情
成都红星路二段文士荟萃 文化高地 风流蕴藉
成都红星路一段历史 文人荟萃 报馆麇集
历史名城成都的惬意与风雅
张驰:城市的魅力、街巷的魅力 我们的街巷和我们的历史
[下篇文章] 双流创新驱动培育新增长点 2015年共实施重大工业项目89个
[上篇文章] 美术史批评家曹星原:悟境与中国油画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