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红星路二段文士荟萃 文化高地 风流蕴藉
2015-11-28 22:17:02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东新街

方旭热心推行新学

吴刚

安徽桐城人方旭是蜀中“五老七贤”中唯一的外省人,系“桐城派”文坛领袖方苞后裔。

方旭为官时,热心办新式学堂。1903年他代理华阳县知县,将位于梨花街的潜溪书院改为华阳县小学堂,将净居寺的宋公祠改为东乡蒙学堂。因“有知学名”,1906年,他被委任为四川首任提学使。三年任期内,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新学,四川的学堂数量因此一跃成为全国第二,而教师和学生的人数则是全国之冠。

晚年,赋闲的方旭居住在和现在的红星路二段紧邻的东新街上。乔迁新居时,他赋诗一首抒发自己的怡然:“垂老犹营一亩宫,庆云西角桂桥东。春风杨柳知谁属,自写幽情唱永丰。”

方旭在东新街读书,吟诗,作画,时与旧朋新友相燕乐,和众多成都文人过从甚密。他和学者林思进是老友,当年方旭开办学务公所,即将林思进罗致所内编纂教科书。1916年,方旭与林思进、赵熙、宋育仁等人结成锦江词社,相互唱和,共磋技艺。林思进后来搬到了离方旭不远的爵版街,方旭忍不住写诗欢呼:“君似黄莺求旧友,我为白鹤贺新居。”

本文共9页 123456789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历史】新闻
听清末民初成都“五老七贤”故事 感念传承先贤精神
百年前的老成都人怎样照明和取暖?油灯照明 柴炭暖身
老成都历史:红星路三段 禅茶远播 商号云集
成都故事会从《史记》看成都 品味巴蜀风土人情
成都红星路二段文士荟萃 文化高地 风流蕴藉
成都红星路一段历史 文人荟萃 报馆麇集
历史名城成都的惬意与风雅
张驰:城市的魅力、街巷的魅力 我们的街巷和我们的历史
[下篇文章] 摄影艺术家骆丹个展“作为时间界定的光”:唯一的题材就是内心
[上篇文章] 2015年锦江区投资环境暨重点地块推荐会重点推介七宗地块 加快现代服务业步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