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红星路二段文士荟萃 文化高地 风流蕴藉
2015-11-28 22:17:02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1917年,谢无量由辛亥革命元老、时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的熊克武介绍,在上海谒见了孙中山先生,二人促膝交谈,极为欢洽,他的许多建议都被孙中山所采纳,后任广州大元帅府机要秘书,主持文稿工作。孙中山逝世后,他悲痛不已,写诗凭吊——

“浅浅春池曲曲廊,阑干寸寸是回肠;多情花底缠绵月,纵改花荫莫改香。”

1938年,谢无量与陈毅的姑妈、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陈雪湄女士在患难中相识相知,最终在澳门定下白首之盟,1942年两人一起回到成都,谢在四川大学中文系担任教授,陈则在交通大学重庆分校任教。

1950年后,谢无量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1960年上调北京,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他晚年更加致力于文史、学术方面的研究,发表了不少论文,如《再论李义山》等。

1964年12月10日,谢无量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谢老的去世,海内外学界无不为之嗟叹!英国《泰晤士报》也发布新闻,表示哀悼!生前好友则多以诗、联吊唁,其中尤以马一浮先生的挽联最为恳切沉痛——

“在世许交深,哀乐情忘,久悟死生同昼夜;乘风何太速,语言道断,空余涕泪洒山丘。”

本文共9页 123456789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历史】新闻
听清末民初成都“五老七贤”故事 感念传承先贤精神
百年前的老成都人怎样照明和取暖?油灯照明 柴炭暖身
老成都历史:红星路三段 禅茶远播 商号云集
成都故事会从《史记》看成都 品味巴蜀风土人情
成都红星路二段文士荟萃 文化高地 风流蕴藉
成都红星路一段历史 文人荟萃 报馆麇集
历史名城成都的惬意与风雅
张驰:城市的魅力、街巷的魅力 我们的街巷和我们的历史
[下篇文章] 摄影艺术家骆丹个展“作为时间界定的光”:唯一的题材就是内心
[上篇文章] 2015年锦江区投资环境暨重点地块推荐会重点推介七宗地块 加快现代服务业步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