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红星路二段文士荟萃 文化高地 风流蕴藉
2015-11-28 22:17:02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四圣祠北街

启尔德开启现代医学

雷文景

1892年2月,25岁的加拿大人启尔德不远万里来到成都,在四圣祠北街租用了几间民房,创办了福音堂和一个小诊所,这成为成都现代医学的源头。起初,诊所只限于给传教士、信徒及少数市民诊病,后来逐渐发展起来。1905年,四川当局补助了1500多两黄金,启尔德用这笔钱于1907年筑起了一幢四层楼的医院大楼。1913年1月医院正式开业,取名四圣祠福音男医院。它的医技力量和设备在四川是一流的,也成为基督教英美会四川各教区医院的中心。同时,启尔德还参与筹建了华西协合大学的医科。

那时候,大多数成都人对西医是持怀疑甚至惊惧态度的,他们只对那幢气派的洋楼感兴趣,但对里面的医疗技术仍惴惴不安,愿意到这里来诊病的成都市民寥寥可数。启尔德不甘心,他雇佣了三个中国人,每人手持一个铜盆,一个棒槌,于是,近百年前的老成都人听见了一阵阵棒槌敲击铜盆的声音在落虹桥,在书院街,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响起来。就像贩子贩卖货物一般。这所成都的第一家西式医院竟然不得不用这种古老的方式为自己做广告。就在仁济男医院创办2年之后,启尔德的妻子也在四圣祠附近的新巷子创办了成都第一所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又名仁济女医院),这所医院后来迁移到惜字宫街,1940年合并到了四圣祠医院。

启尔德病逝于1920年,他与他的家人在中国的行医史颇具传奇。他的两任妻子和长子,两个儿媳和一个女儿以及他的孙女都在四圣祠医院和华西坝工作过。从1891年至1966年的72年间,这个家族三代人中的绝大多数,都为中国的医学贡献了力量。

本文共9页 123456789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历史】新闻
听清末民初成都“五老七贤”故事 感念传承先贤精神
百年前的老成都人怎样照明和取暖?油灯照明 柴炭暖身
老成都历史:红星路三段 禅茶远播 商号云集
成都故事会从《史记》看成都 品味巴蜀风土人情
成都红星路二段文士荟萃 文化高地 风流蕴藉
成都红星路一段历史 文人荟萃 报馆麇集
历史名城成都的惬意与风雅
张驰:城市的魅力、街巷的魅力 我们的街巷和我们的历史
[下篇文章] 摄影艺术家骆丹个展“作为时间界定的光”:唯一的题材就是内心
[上篇文章] 2015年锦江区投资环境暨重点地块推荐会重点推介七宗地块 加快现代服务业步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