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时代背景下,连妇女也以缠小脚为美,四川常有评选最佳小脚的“赛脚会”。1906年有个到成都任外教的日本人,记载成都缠足女人的病态:“蜀都妇女要缠足……妇女的鞋子很小,有的还不足两寸长,力求只有一瓣莲花大小。她们步履蹒跚,行走艰难,因此,外出必须坐轿。至于下等妇女,外出时都要携带一小竹凳,因为站立非常困难,在外聊天时她们要坐在竹凳上,哪怕是只聊一会工夫……她们上身前倾,走起路来时脚步蹒跚,双手摆动,这大概是缠足使然。”
维新时代,倡导天足
晚清西学东渐,与八股文、蓄辫子等并称中国三大陋习的缠脚,受到猛烈抨击。1874年,约翰·迈克高望牧师在厦门设立“天足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反缠脚的组织。
1895年4月24日,上海圆明园路博物院宣告成立“天足会”,英国商人立德乐的夫人阿绮波德·立德乐被推举为会长。第二年,四川秀才周某、举人梅某等18人,创设“戒缠足会”:“相继设会、著论,劝诫于上流各省……”说明四川反对缠脚的运动,在中国处于领头地位。1897年,立德乐夫人在重庆倡导成立天足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