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郑光路: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成都的反缠脚运动
2016-03-14 11:18:58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四川的缠脚恶习,从此渐变。清末省城内的女学生与稍明事理之家的女子,均已放脚。鞋铺也添一种崭新生意:专卖放脚后穿的靴鞋,被誉为“蛮靴样小,颇觉可人”。到1907年后,成都不再缠脚的妇女“约有十之三四”,在中国算走到前面了。

缠脚恶俗,艰难退潮

历朝历代官方从无强迫缠脚的法令,清康熙三年(1664年)朝廷下诏“禁裹脚”:“违者枷责流徙”……清末慈禧太后也树起反对缠脚的大旗,1901年下达“劝禁缠足”御旨,总结缠脚的四大危害:1.“伤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2.“丧耻”(以纤足取媚于男人);3.“致弱”(摧残身体);4.“致贫”(不能劳作而贫)。

因缠脚恶俗有长达千年的历史,御旨遭到百姓坚决抵制。

山西省“向以小脚闻名”。1902年从山西调任四川总督的岑春煊说:“今来四川,访闻此邦缠足之风,比山西更甚!”笔者详查历史档案资料,发现岑春煊一到成都,就颁布长达2112字的《劝戒缠足示谕》。岑春煊从朝廷上谕不可违抗,说到洋鬼子“骂我们糊涂荒唐”;又从道德良心说到缠脚之“无廉耻”,最后说缠脚是“关系国家、关系天下的弊病!”岑春煊下令把这道言辞痛切的《示谕》遍贴全川;1903年又“撰成官话浅说之《劝戒缠足文》,刊印五万本”,令所属官绅颁发百姓。

本文共6页 123456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郑光路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历史文化】新闻
成都首本历史文化故事学生读物《我的成都》发布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皇城的王气随风而逝 成都恢复名都风貌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姚锡伦:君平街44号车行
“蜀郡”“成都”铁锸 成都铁器外销的证明
[下篇文章] 《西望成都》成都“梧桐树”引来八方“凤凰”
[上篇文章] 顶级观鸟专家现场指导 成都12对情侣青龙湖湿地公园起誓护鸟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