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三国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成都历史上的7座武侯祠
2014-11-01 15:27:36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三国志·先主传》载,公元223年,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武担山,位于新华西路成都军区大院内的东南角。是一个高约20米、宽40米、长100余米的小土丘,略呈马蹄形,西高东低,占地面积680平方米。按照武担山的坐标推断,刘备皇宫的位置应该在今天人民南路展览馆西北角。具体来说,以展览馆从南到北的街道为中轴线,刘备故宫在中轴线西北方向。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刘备皇宫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成都的中心偏左一点,是真正意义上的“心脏”位置。

在刘备去世后,刘禅曾对蜀汉皇宫进行了扩建,晋文学家左思写《蜀都赋》,文中备言蜀都之壮丽、皇宫之辉煌,其文曰:“于是乎金城石郭,兼匝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辟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营新宫于爽嶝,拟承明而起庐。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至于所提到的“阳城”,即少城东南隅之阳城门,约在今成都文庙后街临近汪家拐处。可见蜀汉皇宫在蜀国灭亡之前,规模扩大了不少,成为当时令人惊叹的建筑杰作。

锦官城

蜀汉的经济命脉

蜀锦是成都的一大特产,历史悠久。在东汉时期,在成都就有专门管理蜀锦生产的“锦官”,其官署就在成都东南的“流江”岸边,后世称成都为“锦官城”即源于此。三国时期,蜀锦不仅是全国热销的产品,更成为蜀汉政权赖以生存的命脉。诸葛亮曾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为了提高蜀锦产量,增加政府收入,诸葛亮恢复了“锦官”,专职管理蜀锦的生产和调拨。在其治理下,蜀锦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直到蜀亡,国库尚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织锦业之繁盛可见一斑。

本文共15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陈荣
点击阅读更多【三国】新闻
锦绣鸿图,共品三国 ——《鸿图之下》携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发起三国文物传承焕新计划
锦绣鸿图,共品三国 ——《鸿图之下》携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发起三国文物传承焕新计划
厚化三国文化讲坛武侯区梦想剧场开讲 专家解读诸葛亮《诫子书》
成都故事百家谈:蜀道上的遗址遗迹 烙下三国文化的历史印记
陈颖:“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是否很爱哭
​成都武侯祠文臣武将塑像廊 黄忠的座次何以居中
三国英雄赵云 白马王子 智勇兼备
80后作家马伯庸:大三国遗址文化 正能量澎湃
成都三国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成都历史上的7座武侯祠
[下篇文章] 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今日开幕 推进中国西部教育国际化
[上篇文章] 澳大利亚当代艺术旅游团来成都开启艺术之旅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