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三国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成都历史上的7座武侯祠
2014-11-01 15:27:36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何以在武侯故宅建乘烟观,观内武侯祠情况如何?宋人魏了翁的《鹤山集·成都府朝真观记》记载曰:“出少城西北为朝真观。观中左列圣母仙师乘烟葛女之祠,观西偏为诸葛忠武侯祠与读书台。故老相传,为武侯故宅。唐天宝五年,章公兼琼始为观,奉名乘烟。乘烟者,以侯女于此乎轻举也。观尝废于庆历,复兴于文忠烈公镇蜀之日,重和元年始易乘烟为朝真。”由此可知:武侯故宅之祠当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前,章仇为剑南节度使时,该祠才圈入观内。

这一武侯祠极少为人重视,而前代记载混乱,又往往将它与刘备墓侧的武侯祠混为一谈。《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载:“武侯宅在府西北二里”,而刘备墓“在府南八里”。故宅和墓旁的武侯祠是各在一方的。

据唐宋人的记载,武侯故宅、读书台、乘烟观,都在“章城门路西”。章城门,是古代成都少城西北方向的一座城门。因此,故宅处的武侯祠在今城区的西北方。

朝真观毁于明末,观西偏的武侯祠不见有明代人记载,可能在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乘烟观荒芜时随之而废,以后没有重修。

与杜甫草堂并列的武侯祠

过去,在草堂寺旁有一座武侯祠。此祠屡见于明代文人的著述中,例如,何宇度的《益部谈资》说:“武侯祠在城西浣花溪上,与子美草堂相接,庙貌虽未颓坏,森森之柏不复存。”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说:“今武侯祠在百花潭,与草堂并列者,不知何代所增?”

本文共15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陈荣
点击阅读更多【三国】新闻
锦绣鸿图,共品三国 ——《鸿图之下》携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发起三国文物传承焕新计划
锦绣鸿图,共品三国 ——《鸿图之下》携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发起三国文物传承焕新计划
厚化三国文化讲坛武侯区梦想剧场开讲 专家解读诸葛亮《诫子书》
成都故事百家谈:蜀道上的遗址遗迹 烙下三国文化的历史印记
陈颖:“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是否很爱哭
​成都武侯祠文臣武将塑像廊 黄忠的座次何以居中
三国英雄赵云 白马王子 智勇兼备
80后作家马伯庸:大三国遗址文化 正能量澎湃
成都三国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成都历史上的7座武侯祠
[下篇文章] 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今日开幕 推进中国西部教育国际化
[上篇文章] 澳大利亚当代艺术旅游团来成都开启艺术之旅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