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三国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成都历史上的7座武侯祠
2014-11-01 15:27:36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另一个衣冠冢是三弟张飞的。张飞谥“桓侯”,后人在万里桥与衣冠庙之间择地建立纪念祠堂和衣冠冢,那条巷子因此得名,但该祠早已湮没。张祠在巷子的东南方向,冢旁立有石碑,上书“汉张夫子衣冠墓”,格局与关羽的相类,都是前庙后冢。

刘关张三弟兄,当初结拜创业,情深义重,可谓感天动地。两千年后,他们在成都还彼此拱卫。

旧时,提督街有清初修建的三义庙(1997年因城建需要整体迁建于武侯祠内),四进五殿,里面曾有一副佳联:“在三在,亡三亡,而今享祀犹同伴;合义合,战义战,自昔铭勋匪异人。”称赞刘备、关羽、张飞结义,共图大业的情义,说他们三个人生死与共,肝胆相照,以至千秋共同享受祭祀。彪炳千秋的,还是“义”。

赵云墓与子龙塘

赵云墓位于四川省大邑县东郊1公里的锦屏山。冢大如丘,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康熙年间镌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个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匾文“永烈千秋”。当时墓前另建有子龙庙,为明朝兴建的三重殿宇,塑有赵云及儿子赵广像。由于赵云广受乡民爱戴,墓地保护较好。阳春三月,乡民在子龙庙举办庙会,歌舞杂耍,茶棚酒肆,异常热闹。

成都和平街原名子龙塘,俗称“子龙洗马池”,相传是赵云故宅遗址。占地6600平方米的池塘,可以泛舟,塘坎上立碑“赵顺平侯洗马处”。晚清成都将军完颜崇实写有对联:“两字勋名高北岳;千秋大义谏东征”,从大节出发评论蜀汉英雄,赞美赵云的名望和功绩高于北岳的大将军,无愧于谥号“顺平”(省文史馆张少成先生指出,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清嘉庆时(1815年前后)为周氏世居,同治时期房子易主,建为芙蓉池馆,楼台亭榭依地缘而构造。四川总督骆秉章死后,提督周达武购此屋建祠奉祀,街名改称骆公祠街。清末改祠为迎宾馆,民国时改建为小学;池畔的祠堂短期作为成都市参议会会址。上世纪50年代后池子被填平,改称和平街。

民国时侨居四川的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祝贺、迎送亲朋或举行宴会,一般都在城内的骆公祠、西来寺或少城内的关帝庙及城东南的望江楼举行。那时,这些点位逐渐具备了“公园”的交际功能。

本文共15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陈荣
点击阅读更多【三国】新闻
锦绣鸿图,共品三国 ——《鸿图之下》携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发起三国文物传承焕新计划
锦绣鸿图,共品三国 ——《鸿图之下》携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发起三国文物传承焕新计划
厚化三国文化讲坛武侯区梦想剧场开讲 专家解读诸葛亮《诫子书》
成都故事百家谈:蜀道上的遗址遗迹 烙下三国文化的历史印记
陈颖:“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是否很爱哭
​成都武侯祠文臣武将塑像廊 黄忠的座次何以居中
三国英雄赵云 白马王子 智勇兼备
80后作家马伯庸:大三国遗址文化 正能量澎湃
成都三国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成都历史上的7座武侯祠
[下篇文章] 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今日开幕 推进中国西部教育国际化
[上篇文章] 澳大利亚当代艺术旅游团来成都开启艺术之旅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