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街斯文人多,街上就有瓯香馆;顺草湖有水,就有临江亭;山西馆楼阁典雅,街口就有广春阁;巍峨老皇城外贡院街,就有吟啸楼……此外还有什么轩、厅、庄、居……官方或行业帮会,统统称为“茶社业”。
茶园则多指戏园子。1911年,成都专业性戏园子有三个:少城公园里的万春茶园、会府北街的可园(咏霓茶舍)、劝业场外的悦来茶园。
寺庙等处也卖茶,但多无招牌。武侯祠的荷花池养有大乌龟,池边有茶座,游人都愿意在临水八仙桌前坐下,喝一碗道士卖的毛茶。茶客中多为来消闲的生意人和手艺人,披着布汗衣、叼着叶子烟……李劼人描述:“有打纸牌的,有下象棋的,也有带着活路在那里做的。”有身份的人到武侯祠用不着去抢茶桌子,找当家道士打个招呼,会被请到大花园“抱膝独吟轩”,道士恭而敬之泡上顶好的青城茅亭茶,摆出香油素点心。当然香火钱布施,比茶钱要高一大截了。
青羊宫、草堂寺、文殊院内饮茶,大致情景也与武侯祠差不多。清末成都流行一句俏皮话,如你问:“哥子,今天我们到哪里吃茶?”他回答:“到武侯祠、草堂寺,去看乌龟、吃茶!”若一气念完不打顿,自然明白这老兄在说谁是乌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