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张义奇:从红星桥(一号桥)到新南门 半城风流红星路
2015-11-14 22:50:13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根据老人回忆,玉皇观占地十多亩,有三重大殿,圆弧形的石头门,庙里有几棵百年大银杏,周围是一圈杨柳树……正门上方有一块用三根粗大的铁链挂在横梁上面的石匾,恰是出土的这一块。

清末四川办学往往利用庙宇改建,“客籍学堂”就是利用这所庙宇改建的。当时各省的府厅州县都在办学,学生各以其籍贯就学。省城的大官都是外省人,所以特办一所客籍学堂,收录外省官员的子女读书。

红星路故事之贰段

兮湄

南起大慈寺路、总府路交会口接红星路三段,北止三槐树路、玉沙路交会口连红星路一段,东侧跨庆云西街、藩库街及新巷子,西侧跨燕鲁公所街及华兴东街。布后街横穿而过。长近1000米,昔日的红星路二段梧桐成荫,以前多平房店铺,既是商业街道又是四川省的文化、新闻单位“打拥堂”之地,也是市区东部纵贯南北穿越新华大道、蜀都大道和东大街的交通干道的一部分。1964年拆除书院正街、塘坎街新建此路。1966年改名红星中路二段。

布后街:文学家济济一堂

布后街东起爵版街北口与干槐树街相交,西止梓潼桥正街、双栅子街交会口接慈惠堂街,横跨红星路二段,长510米,此街位于清乾隆初所建布政使司署之后,故名。

本文共18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张义奇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历史】新闻
听清末民初成都“五老七贤”故事 感念传承先贤精神
百年前的老成都人怎样照明和取暖?油灯照明 柴炭暖身
老成都历史:红星路三段 禅茶远播 商号云集
成都故事会从《史记》看成都 品味巴蜀风土人情
成都红星路二段文士荟萃 文化高地 风流蕴藉
成都红星路一段历史 文人荟萃 报馆麇集
历史名城成都的惬意与风雅
张驰:城市的魅力、街巷的魅力 我们的街巷和我们的历史
[下篇文章] 成都市教育局 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法定监护关系的有效证明就可申请入学
[上篇文章] 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园 千亿级智能五金小镇即将起航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